#彥秀說政見
#酒駕毒品零容忍
杜絕酒駕、遠離毒品,守護家庭!
近年來酒後駕車或藥物濫用,造成許多家庭破碎,酒駕肇事近三年造成289人死亡,1萬8千多人受傷,這屆立法院我們已經針對「再犯」加重刑責,也透過修正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加重行政罰。考量到加重刑責的修法可能遇到了邊際效應,所以我們應該搭配多元行政措施來解決問題,我提出「杜絕酒駕,遠離毒品」政見,來解決這兩大問題。
1.多元行政宣導,事前預防酒駕
參考外國在飲酒處所張貼飲酒參考值,針對不同體重、不同酒類,分別飲用多少CC數,讓民眾了解體內酒精含量已經超過刑法規定,降低初次酒駕的發生率。
2.防制酒駕,人人有責:
店家應盡社會責任,關心飲酒顧客是否要自行駕車,適時地提醒或提供酒測儀自行檢測,行政機關應該補助店家自備酒測儀,讓顧客在離開時先行檢測,打消自行開車念頭。
3.司法裁判對症下藥,減少酒駕再犯
我主張賦予司法體系更多元手段來運用,司法體系應該針對行為人不同特性來調整緩起訴條件,例如加裝酒精鎖或是酒癮戒治,對症下藥才能根除酒駕的壞習慣。
藥物濫用在我國越來越嚴重且有年輕化趨勢,首次藥物濫用者中19歲以下佔了22%,根據藥物濫用我認為應該要從幾個層面著手:
1. 加強藥物列管
聯合國揭示的新興毒品比我們列管的種類多很多,我們對於新興毒品的認定速度過慢,未來可將藥物列管修正成聯合國已公告之新興毒品、完善藥事法偽禁藥之規定或增設待觀察物質管制類別等等,來解決新興毒品問題。
2. 協助弱勢藥物戒癮
由於藥癮戒治費用甚高,已經成癮的兒童、青少年、低收入及中低收入者恐無力負擔,參考美國研究,利用公務資源扶持戒癮,效益遠大於付出,政府應該要編列公務預算,協助他們藥癮戒治所需費用,才能減少社會成本。
3. 加強青少年藥物濫用扶助
校園毒品氾濫情形嚴重,學生對於使用藥物缺乏必要戒心,家長跟教師雖然知道危害,但卻沒辦法辨別新興毒品形態及服用症狀,很難及時發現藥物濫用情形,反毒宣導課程對象應將家庭納入,讓家長可以有更多警戒心及相關資訊,才能盡早發現問題。
家庭監督功能發揮可以減少青少年毒品使用行為,但目前家長發現小孩有藥物濫用徵兆時都會否認,甚至拒絕協助,所以我們該建立以「青少年」為藥物濫用戒癮對象的「家庭」積極服務措施,讓家長可以充分理解如何成為孩子們的後盾。
希望藉這些措施能夠減少酒駕憾事的發生,也能夠充分改善藥物濫用的情形,讓家庭成為藥物濫用者戒癮的最強外掛,不要將藥物濫用者邊緣化,而應該進一步接納互相協助。